当前位置:新笔趣阁>玄幻小说>颠覆三国记> 第410章 三人的心思(下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10章 三人的心思(下)(1 / 2)

反复研究刘备的履历,便会发现,刘备的运气极好。在士层剿灭黄巾起义的大浪潮中,刘备也跃跃欲试的准备为朝廷效力,想踏上这条通往仕途的捷径。

结果,还未起事,便招揽到关羽和张飞两员大将,并且与他俩推心置腹,直至义结金兰。刘备的势力,便从这三人的小团体开始,慢慢扩大。

从之后的糜竺、糜芳、孙乾、简雍,再到后来的陈到、赵云,个个都是一身本事。刘备身边,似乎人才济济,再加上刘备刘皇叔的金字招牌,按说该有一番大作为,至少,也能做到一方诸侯,哪至于现实中被人追撵的如丧家之犬,四处乱窜,惶惶不可终日?

以前的黄顺,对此没有任何的疑虑,只不过认为刘备生不逢时,遇到一代雄才曹操,在曹操的威势下,他难以施展而已。

但现在,黄顺似乎从另一个角度发现了问题所在:刘备招揽的这些人,都是一些身怀“一技之长”的人。

关羽、张飞、陈到、赵云自不必说,武功一流,沙场争胜,即使曹操手下的如云战将,都难与之匹敌。

糜伫、孙乾之流,则是经商理政的行家。当好刘备的管家,为刘备筹集钱粮,是一把子好手。

糜芳跟着哥哥,辅佐刘备,暂且不论。简雍为人风趣幽默,天生的外交家!

这些人,若不是跟随了刘备,无论在曹操处还是在孙权处,随便混混,官位到一州治中、别驾,轻轻松松,哪像现在,混的窘迫潦倒,还在辛苦的“创业”。

当今天下大乱,很多先天条件不如刘备的,都混的比刘备好,突出的便是曹操和孙权,更是隐隐有一统天下的希望。

为什么?黄顺发现,刘备青睐的人,都是一些“专家”,他更看重的是“技”!而不是“谋”。

在刘备接触到荆州六姓之前,刘备身边,没有一个战略级的谋士、军师。刘备闯荡江湖这么多年,阅人无数。他若是真有心收揽这样的人才,就一定能收揽的到。

连吕布那样的莽夫,都能有陈宫这样的谋士为他奔走效命,刘备背着皇叔这样金光闪闪的招牌,像陈宫这样的谋士,一路走来,收个十个八个,还不是手到擒来?

但刘备真不重视“谋”吗?刘备闯荡江湖多年,打过几场得意的胜仗,都是靠着刘备的谋略取胜。能在战场之上运用谋略的人,会不重视谋的作用吗?

想到这里,似乎一层窗棱纸被捅破了,黄顺仿佛一下看清了一个真实的刘备,或者说,是刘备的另一面:过于自负!

刘备的自负,当然不是在武力方面。在刘备的眼里,武功再厉害,也不过是供自己驱使的下人。能够驱使这些能人,打胜仗、攻城略地,那才是真正的本事。

而刘备,显然认为,自己有这个本事。

所以,从刚出道,近乎白手起家起,刘备从未想过在别人麾下,在别人的指挥下,战场杀敌。刘备自始至终,都是牢牢掌握着自己的命运:哪怕战败,也要自己指挥,自己做主。

看看刘备先后投靠了多少人,各自在那里又待了多长时间。便会知道,刘备从来不是一个甘居人下的人。这么多年的挫折,都没有打消刘备的这个初衷,可知这个念头,在刘备心里,是多么的根深蒂固。

在荆州,六姓的强势,使得在荆州之战的前期谋划和排兵布阵上,刘备没有多少发言权。现在看来,万幸如此,否则刘备早就被曹操消灭了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