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新笔趣阁>科幻小说>熔流> 第一章 :宣讲者(苏然)(一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章 :宣讲者(苏然)(一)(1 / 2)

兴平元年八月初九。许州州治颖阴县,新堰口邨。

头通鼓,战饭造;

二通鼓,紧战袍;

三通鼓,刀出鞘!

……

背插靠旗的影人轻捋长须,就像一名真正的武将那样抖擞精神,“刷地”振起手中大刀。鼓点、胡琴立即变得仿佛暴风骤雨,恰到好处地将唱词推至高潮,幕布之后的班主也是连忙起身,鄂地口音浓厚地带头叫好:

“好师傅,好手段!哎,老少乡亲,有钱捧钱场,无钱捧人场,皆是英雄好汉,得亏照应啦!”

晚风刮来懒散的蛙鸣,像是给这位远道而来的皮影班主特地助兴。沉落的夕阳穿透云缝,为宽敞的打谷场抹上最后一缕残存的深紫。三三两两地,空场上的村人开始跟着拍手,但更多的人只是安静蹲着,专注地对付手中那碗稀饭。“好好好!好的很!”老光棍刘三脱掉一只布鞋,“噗通”一声躺进那片干硬糠壳,惊得几只啄食母鸡咯咯乱跑。“多演演!演到全黑,上带彩戏嘞!”

前排几个闲人意味深长地发出哄笑。后排坐着的邻长曹栓怒气冲冲地出声呵斥。向来心善的五嫂赶紧包上几个白面馒头,一面道歉一面塞进班主手中,吆喝自家媳妇赶紧送水送汤;满鬓白发的里长口中喏喏,解开腰包仔细地点数制钱,将赤熟的上品挑出,青熟的中品留下来支付戏班报酬……

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,戏场变的比戏台还要热闹。谈话声、点数声、起哄声、致歉声,许州土话与鄂地官话粘糊糊地搅合在一起,完全盖过了老黄忠的浑厚唱腔,把幕布上那只威风凛凛的影人老将,变得好像与群落走散的无助绵羊。

苏金家的老大儿子,十岁又四个月的苏然眨眨眼睛,在碌碡上大大地伸了一个懒腰。他用手按住这块光溜溜的圆柱石头,感受着掌心那点热量的迅速流失,突然间对继续看戏失去了所有兴趣。是的,《定军山》还有结尾没有演完,是的,班主正在允诺带彩戏码,是的,那对夫妇师傅演的尽心尽力……但是邨里这些大人,真是越看越扫兴。

他怀念戏班刚来的那天。三天前,六个人、两条狗,风尘仆仆满面疲惫的一行走下河堤,在邨东口的土谷祠小心翼翼停下脚步,连推着的独轮车都不愿意放下。四个大人里头,班主就像狼缩脖子一样死死地系紧蓑衣,从怀里掏出张快被搓成褐色的硬纸卷,不停地嚷嚷“许入境就食!许就食”,两个年龄相仿的小孩则是惊恐地瞪大双眼,不安地缩在夫妇师傅身后,随便哪个村人甚至是苏然的好奇一瞥,都能让这对兄妹死死地抱住父母大腿,再不肯动弹。

那一天,几乎无人光顾他们的首场表演。班主原本打算把幕布支在土谷祠,却被里长告知那里一向只插露布杆,“打死秦宗权以后,新来的使君就定了这规矩”,吓得他们险些拔腿就走。在打谷场终于铺开全部摊子后,这个皮影戏班又在剧目选择上犯了错误,两出鄂地滑稽戏村人只能听个半懂,一出描述西楚景王大破疫疡的新戏,出场人物更是令全村男女摸不着头脑,没过多久便把马扎纷纷搬走,回家熄了油灯呼呼睡觉……

但这出《斩羯妖》,有着苏然从来没有在本地庙会上所见过的,最最最最精彩的打斗。那天晚上,苏然做了出生十年以来第二大胆的决定,毅然拒绝父亲要自己回家的吆喝,蹲在谷场坚持看到最后。很快,他就成了戏班最忠实同时也是唯一一名观众,不仅为正邪武将的每一次交锋大声叫好,更为西楚景王礌石堵口火烧山谷、尽灭骸耆的妙计深深陶醉,直到全出皮影戏结束,依旧吵着闹着拿出仅有的两枚私铸薄锡钱,强烈要求“再来一遍,再来一遍!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