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新笔趣阁>都市小说>回档1986> 第187章 送了两本《桃花源记》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87章 送了两本《桃花源记》(1 / 2)

李如龙、周二雄和刘启山等人还是第一次和外商面对面地谈生意,郝刚把成千上万的生意就这么摆地摊一样地放到了会议桌上面。

平台人家士林集团给搭建起来了,能捞回多少油水,就看自己发挥了,别指望士林集团拉偏仗,波波夫和老罗挣的每一分钱里面都有士林集团的一半。

好在在座的都是从一针一线起家的,知道怎么漫天要价,也知道怎么坐地还钱。

按理说华夏的纺织服装业并不容易打入联盟市场,联盟的纺织和制鞋等行业技术力量还是很强的。

但联盟为了发展重工业,把轻工业的生产大都放到了东欧的加盟共和国,东西是有的,只是运输不便,一双鞋子从东欧运到远东,价钱不要翻好几番的啊。

远东苦啊,有心自己生产点生活用品,可上边不允许,计划经济就是叫你生产什么,你就生产什么,生产错了就是思想问题了。

在过去,计划经济指令性生产还能基本保证远东地区的生活资料的供应,但随着戈氏的上台和对外政策的变化,远东地区越来越感受到了物资的匮乏,这就给了郝刚打入伯力市场的机会。

刘启山和波波夫谈得很投机,一个需要货物,一个需要搭上外贸这条线,两边一拍即合,当场谈妥了一笔颇为庞大的运动鞋供求框架。

毛毯、衬衣、袜子这些都由王丽红带着李如龙、周二雄他们和波波夫与老罗谈,这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,这些也不需要郝刚去一一落实。

而钢材、化肥、各种机械加工二手生产线的引进等更是狮子大开口,有多少要多少,技术员能跟过来的话更是举双手欢迎,就是不知道老罗和波波夫有没有这本领。

当然明面上达成贸易的是海川商团,这些功劳还是要挂在海川官方,民间的国际贸易还是受限的。

海川醇是龙头产品,必须扩大供应,不仅供应波波夫,也供应老罗,钱耀文代表海川酒厂和两人去议定供应规模。

书籍的事,老罗本来已经不想了,与海川醇和那么多轻工业产品相比,书籍才挣几个钱。

但郝刚说得很明确,书籍输入不能撂下,该拓展的渠道继续拓展,该开发的领域继续开发,而且衍生出的各种代表团来华夏参观游玩的文化交流必须尽快兑现。

郝刚的思绪跑回了海川,征文的事不知道怎么样了,俄罗斯风情园的事也不知道有眉目了没有,张振宇啊,这人能办事吧。

维克多和雨果悄悄离开了会议室,这里面的事和他们不挨边。

他们要做的事只能和郝刚私下里谈。

维克多和雨果其实是很好的一对搭档。

维克多有大量的人脉可以渗透伯力市和共青城的各行各业,不论是物资采购还是设备回收,维克多都可以插进去手。

而雨果控制着伯力市不小的一股势力,在信仰逐渐消失的联盟,将来军队和黑帮没多少区别,只要有利益,军队变成黑帮也就是多花点钱的事。

当然现在联盟的军队还没有堕落到那种程度,但没有挖不倒的墙角,联盟那么大的楼都能被美丽贱挖倒了,在远东地区挖点边防军和警察部队又有什么困难的。

郝刚这些事情估计不够雨果干的。

午饭之后,郝刚不出意外地和雨果、维克多碰了面。

“我可以信任你们吗?”郝刚开门见山,到什么山唱什么歌,和维克多、雨果这些人说话就得走江湖义气的风格。

婆婆妈妈只会让这两个人觉得虚伪。

“如果有大量的黄金和美元,你可以永远信任我,直到我倒下的那一刻。”这是雨果说的。

维克多小鸡吃米一样地点头:“一样的,一样的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>